姓公良的名人-姓名学
来源:勇霖算运网 更新 :2024-11-02 19:20 查看 :2953
姓氏公良(拼音:gōngliángxìng)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53位。 2007年,该姓氏人口在全国排在第300名之外。
一些名人命名为贡良历史
龚良如:(生卒年待定),字子正,陈氏。 春秋末期孔子的著名弟子。
公良儒不仅是孔子的得意弟子,而且在周游列国时救了孔子的命。
春秋末期,陈国贵族公子梁的后裔名叫公梁如。他曾到鲁国拜孔子为师,成为孔子的弟子,受到人们的尊重。
周景王季北二十四年(宋鲁定公纪十四年,元魏灵公纪三十九年,公元前496年),孔子五十六岁周游列国。 第二年,孔子离开卫安,继续他的旅行,与公良如、子贡、子路同行。 一行人路过匡城(今河南省遂县匡城乡)时,被误认为是骚扰匡帝的鲁国姬家杨祜,因孔子与杨祜相貌相似,被当地人围困了五年。 天。 误报后,晋国官范、中兴家臣前来召见,孔子欲前往,遂离开匡邑,欲往晋国。
孔子一行还没有离开魏国,刚到蒲地(今河南长垣),就遭遇了魏国公叔胥的叛乱。
公叔文子是犍为国大夫公叔文子的儿子。公叔文子死后,公孙序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公叔文子在世时,在卫国享有盛誉,"为臣有才","富而不骄",但他的儿子公叔煦既富又傲,卫灵公纪元对他很恼火。 于是,宫叔胥便与同伙密谋除掉卫灵公的妻子南子等人。不料,南子发现了,于是卫令公驱逐了公叔玄等人。 恭叔徐首先逃往他的封地普地,试图对抗君主。正是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孔子和他的随从。
由于孔子一向反对大臣们的反帝行为,他的政治观点显然与公叔煦的立场不合,结果得罪了公叔煦,被怂恿他分封城池的人围攻。
情况危急时,公亮儒号召百姓救孔子。当时,车上只有五人,公亮儒却把车扔进了子贡,跳下车来,与子路站在一起。 在人群的最前面。 他拔出一剑,怒喝道:"我师父被杀在乡下,现在又被杀在这里,师父和我再有麻烦,我宁愿战死!"也就是说,他宁愿战死,也不愿保护孔子不突围,他的族人也一起大声喊道。
普地百姓见公良君威严,大怒,惊退回城,孔子才脱险。
经过这件事,公良家族名声大噪。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
- END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姓鲜于的名人-姓名学
鲜于姓(拼音:xiǎn yú xìng),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历史上部分姓鲜于的名人鲜于辅东汉人,为刘虞从事。公孙瓒破刘虞,鲜于辅率州兵,迎请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将麴义共同击破公孙瓒。后率众归曹操,拜度辽将军,封都亭侯(注:鲜于辅,一说北京人)。鲜于侁字子骏,鲜于赤之子,宋代阆中人。文彦博《送子骏朝议归阙诗》:“为有仙才生阆苑”。侁于仁宗时进士及第,历任通判绵州,利州转运使判官,京东西两路转运使,知扬州,拜左谏议大夫,集贤殿修撰,知陈州。鲜于天宋代著名科学家,幼时能日诵千言,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精通天文、历数、地理、方技。其学问渊博,为当时名儒争相求教的大学问家。鲜于枢元代大都(今北京市)人,一说渔阳(今河北省蓟县)人。字伯机(1257-1302),号困学山民,亦号虎林隐吏、直寄老人等。居杭州。官至太常寺典簿。伯机以书名世,行草书尤精,与赵孟頫齐名。早岁学书,未能如古人,偶于野中见二人挽车淖泥中,顿有所悟。其书法笔墨淋淳酣畅,书体遒劲凝重,赵孟頫极推重之。代表作有《真书千文》、《老子道德经卷上》、《苏轼海棠诗卷》、《韩愈进学解》等。鲜于文宗东汉孝子。渔阳人,年七岁丧父。父以种芋时亡,至明年芋时,对芋呜咽,如此终身。姊文英适荀氏,七日而夫亡,执节不嫁。及母卒,昼夜哭泣,遂丧明。鲜于世荣北齐忠义将领,渔阳人,在后主武平中时积战功封为义阳王。后官至领军大将军。鲜于修礼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北魏怀朔镇将葛荣和镇兵鲜于修礼聚众反抗北魏统治的起义。一月,鲜于修礼率领六镇“降户”于定州左城(今河北省唐县西北)起义,很快发展至10万人。他和柔玄镇人杜洛周起义军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北魏命扬州刺史长孙稚为大都督北讨诸军事,与河间王元琛率军讨伐鲜于修礼。四月,起义军在五鹿(今河北大名东)大败官军。八月,义军叛将元洪业杀鲜于修礼,投降北魏。不久,加入鲜于修礼起义军的葛荣杀元洪业自立。九月,葛荣带领义军北趋瀛州(治今河北省河间),于白牛逻(今河北蠡县境)袭杀北魏章武王元融,自称天子,号为齐国,年号广安。不久,又擒斩北魏广阳王元深。三年正月,葛荣义军攻陷殷州(治今河北省隆尧东),杀刺史崔楷,进围冀州(治今河北冀县)。十一月,拔冀州,俘刺史元孚。魏以都督源子邕为冀州刺史,率官军讨伐葛荣。十二月,葛荣领10万义军在阳平(今山东省莘县)东北漳水曲大败官军,击斩源子邕、裴衍等人。武泰元年(528年)三月,义军克魏沧州(治今河北省盐山西南),擒刺史薛庆之。八月,义军围邺城(今河北省临漳西南),号称百万之众。九月,北魏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率精税骑兵7千征讨义军。葛荣因轻敌,兵力分散,败于滏口(今河北省磁县西北)。葛荣被俘杀。起义失败。鲜于仲通名向、字仲通。渔阳县人,寄籍新政(今四川省东南部),生于武周长寿二年(693年),中年举进士。鲜于深得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赏识,引为采访支使,委以心腹重事。唐天宝初年,鲜于仲通向剑南节度使章仇推荐杨贵妃兄杨国忠。杨借章仇之力,得以觐见唐玄宗,拜为朝廷参政命官。天宝九年(750年),推荐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天宝十年(751年),杨为鲜于仲通掩盖讨伐南昭败迹,并推荐为京兆尹。天宝十二年(753年),鲜于仲通请为杨刻“铨综之能”碑,立于尚书省门,以颂扬。不久,鲜于仲通违杨遭贬,天宝十四年(755年)病故。姓鲜于的女明星:鲜于银淑、鲜于善等。姓鲜于的男明星:(暂无)
姓第五的名人-姓名学
第五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502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历史上部分姓第五的名人第五伦字伯鱼,东汉京兆长陵(今陕西省咸阳东北)人。先世为战国田氏,后徙西汉园陵,便以迁徙次序为姓。少年时耿介而好义气。王莽末年,盗贼四起,宗族乡亲争着依付第五伦。第五伦于是在险要之处修筑堡垒,贼人来后,他便率众引弓持矛坚守自卫。先后有铜马、赤眉的军兵数十部围攻他们,都无法攻克。第五伦开始以营垒首领去见郡长官鲜于褒,鲜于褒见到他后,很欣赏他的才干,征为自己的属吏。后来鲜于褒因过失降职为高唐县令,临行时,握着第五伦的手告别说:“只恨与你相知太晚。”东汉初,被京兆尹阎兴召为主簿,后任铸钱掾,领长安市,百姓悦服。建武二十七年,举孝廉,补淮阳国医工长。光武帝召之,有政见,拜会稽太守。虽为二千万官,亲自锄草养马,妻子为炊。受俸禄仅留一月粮,其余皆助百姓之贫者。后任蜀郡太守。所至皆有政声,举荐贫者为属官,多至两千石。章帝初,代牟融为司空,奏请削弱马、窦等外戚权势。第五伦奉公尽节,言事不阿附;性质憨,少文采,任官以贞洁著称,后来任乡里啬夫,均平徭役,调解怨忿,很得乡里人欢心,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的贡禹。第五种字兴先,历官高密侯相、兖州刺史。因弹劾中常侍单超及其侄子单匡,屡受陷害。当时人说:“清高正直,以第五种为第一。”第五访字仲谋,东汉中期京兆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他的祖父第五伦曾做过汉朝司空的官。祖父以后,家境衰败,沦为贫苦农民。早年就失去了父母,由兄嫂把他拉扯成人。由于他天性聪敏,富有智慧,再加勤奋刻苦,不耻下问,学识逐步渊博起来。由于汉代选拔官吏不把学府读书取仕当作唯一途径(正式的科举考试在隋朝才建立),一个偶然的机会,第五访被荐,做了某郡的功曹。这“功曹”的官,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除掌人事之权外,并参与一定政务的处理。第五访克尽职守,忠于政务,颇有政绩,很快被荐举为孝廉,补任新都(今四川省新都县)县令。第五访任县令后,治政有方,百业兴盛,三年之间,有相邻的几个县入籍新都县,新都县的户数增加十倍。第五上东汉刺史,为官冠名州郡,永寿中以奉使称职,拜高密侯相,惩治贪恶,刚直不宥。第五琦唐代扶风郡公。能言强国富民术,不益赋而用以饶。乾元时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为刺史,有惠政。第五元先东汉学者,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为郑康成之师。
姓西门的名人-姓名学
西门姓(拼音:xī mén xìng),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8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历史上部分姓西门的名人西门豹战国时人,魏国君主魏文侯任保险了为地方官,他去做官的地方常有水灾,那里巫婆就说因为河伯发怒,所以水灾,叫百姓每年把少女投到河里,让河伯娶了亲,就免灾了。西门也解情况后很生气,把巫婆丢到河里去。又叫又叫百姓开水渠排水和灌溉,为那地方造福千百年,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西门豹据说是个急性子人,他见巫婆骗人钱财,害人性命,就反问巫婆,把你嫁给河伯不是更好吗。西门君惠汉代道士,王莽时人,喜欢天文谶记,曾对卫将军王涉说:“刘氏当复兴。”后来,果然由刘秀建立了东汉。西门季玄唐朝时的忠臣,历任神策中尉、右迁神策军佐、右中护军、右监门将军、军容使等。他对朝廷中花言巧语瞒骗皇上的人特别痛恨,人们赞扬他忠心正直。
姓东门的名人-姓名学
东门姓(拼音:dōng mén xìng),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85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历史上部分姓东门的名人东门京西汉时人,经学家。善相马,与东汉时的将军马援分别向皇帝进献过“名马式一铜马法”用以铸造铜马。这一铜马模型相当于近代马匹外形学的良马标准型。汉武帝诏令立铜马于鲁班门外,改鲁班门名为金马门。东门云汉代经学家,学公羊春秋经,官至荆州刺史、文东平太傅,有惠政。曾将《公羊春秋》授给琅琊王,徒众尤盛。东门襄仲东门氏的得姓始祖。春秋时鲁国大夫,原姓姬,鲁庄公的儿子,名公子遂,字襄仲,其家住曲阜城东门边,号东门襄仲。曾出使齐国求得支持,立鲁宣公为帝。东门归父原名公孙归父,字子家,东门襄仲之子,也是鲁国大夫,欲除去三桓大夫,扩张公室,以鲁宣公死而全家遭三桓驱逐,逃到齐国。遂以父号“东门”为姓,改名东门归父。
姓公良的名人-姓名学
公良姓(拼音:gōng liáng xìng),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53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历史上部分姓公良的名人公良孺:(生卒年待考),字子正;陈国人。著名春秋末期孔子门下弟子。公良孺不仅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还曾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救过孔子的性命。春秋晚期,陈国贵族公子良有个后代叫公良孺,去鲁国向孔子求学,成为孔门弟子,并受人尊重。周敬王姬丐二十四年(鲁定公姬宋十四年,卫灵公姬元三十九年,公元前496年),孔子五十六岁即周游列国的第二年,孔子离开卫国继续游历,公良孺、子贡、子路随行。一行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匡城乡)时,因为被误认为是曾经骚扰过匡地的鲁国季氏家臣阳虎一伙,因为孔子与阳虎长相貌似,结果被当地人围困了五日。一场虚惊过后,晋国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佛肸来召,孔子欲往,便离开匡邑想去晋国。孔子一行还没离开卫国,刚到了蒲地(今河南长垣),就遇上了卫国贵族公叔戌发动叛乱之事。公叔戌是前卫国大夫公叔文子的儿子,公叔文子死后,公孙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公叔文子在世时,在卫国声望极高,“富而能臣”、“富而不骄”,可是他的这个儿子公叔戌却既富且骄,卫灵公姬元很烦他。于是公叔戌与他的同伙一起密谋,准备除掉卫灵公夫人南子及同党,不料被南子发现,于是卫灵公驱逐了公叔戌及其同党。公叔戌先逃到他的采邑蒲地,企图与国君对抗,恰在此时遇见了孔子一行。由于孔子一贯反对臣子悖君之举,因此其政见明显与公叔戌的观念相左,由此得罪了公叔戌,结果被其挑唆自己封邑之众人围攻。在情况十分危急时,公良孺号召他的族人救护孔子,虽然当时只有五乘车的人马,公良孺把缰绳甩给子贡,自己跳下车去,和子路站在众人的最前面。他拔出宝剑怒声高呼:“划吾从夫子遇难于国,今又遇难于此,吾与夫子又再罹难,宁我斗死!”也就是宁可战死,也要保护孔子突围,其族人也一起大呼跃跃。那些蒲地人等见公良孺威风凛凛,气冲斗牛,一个个都被吓跑了,退缩回城里,孔子因此脱险。此事件之后,公良氏一族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