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温的名人-姓名学

来源:勇霖算运网   更新 :2024-11-02 11:24   查看 :5358

文姓是当今中国排名第114位的姓氏,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4%。

一些名为Weninhistory的名人

文樵:东晋大臣(288-329),初为刘琨宁并州谏言,抵御刘琮、石盾等外敌入侵。 明帝即位后,被任命为中书令,深受朝廷官员的尊敬。 王敦专制朝政,他与于良平定了苏峻、祖越的叛乱。 不久,他就填满了武昌。 谥号忠武。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 他精通音乐并且思维敏捷。 晚唐时,考韵中的八尖韵是一体的。据说这八尖手很快就完成了,故友也称其为"文八尖"。 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时人称他为"文理"。 他开创的万岳词派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子升:后魏中央军将军。 他读书写字都很​​好。 平熙初期,高第对御史进行了对策和弥补。 有文集三十五卷。 他被誉为"江左文人"之一。

文章:大雅六世孙,唐代官员。 因父影响,升为大理城,调兴宁军事节度使,调北京招阴为严官,后又被直谏贬司马郑州。 文日官: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宋末元初画家。 和尚,法名为子问。 他擅长草书,喜画葡萄,其茎、枝、叶皆用草书,当时人们称他为暖葡萄。 《葡萄图》自古流传到日本。

文心、文秀:河南洛阳人,明代官员、诗人。 哥哥文信,掌管户部,善诗;弟弟文信,也善诗,是襄阳府的熟人。

文淳:陕西三原人,明代名臣。 官佐都御史,勉励大臣们登阶,请皇帝停止矿赋,廉洁奉公,镇压百官,弘扬纪律,当时被誉为名臣。

文达:满洲黄旗人,清朝宰相。 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镶黄旗侍郎、内阁学士、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文华宫学士(宰相)等职,受到康熙的器重。

文仲舒:古代哲学家、教育家。 西汉广川(河北省泾县附近)人。 金文精学创始人。 当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学习非常刻苦,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 景帝年间,为博士,讲诵传弟子。 武帝以"天人三谋"闻名,被誉为第一对策。 其中"废百家独尊儒"、"兴太学"、重选等建议被武帝采纳,在汉代的政治建设和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封建立了以儒学为基础的社会。 正统的先驱。 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吸收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天造万物"、"天人相交"等学说,并提出了王权神授和王权三项基本理论。 他还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他认为,上级的性情生来是善的,下级的性情是生来恶的。素质好的人,即使受教也不一定能好。只有中间人的本性是"有好素质而不是好人"。这一类人数量最多,所以也叫"堕落人性"。这些人是教育的主要对象。提出了与孟子、荀子不同的人性论和教育作用论。 采取对策后,他被武帝派为江都宰相,后又调任胶西宰相。"两国相夫,皆愿侍奉骄王。"因怕久在位受罪,遂告病还乡,着书讲学。 他著作颇丰,但流传下来的只有《春秋繁露》和《汉书·董仲舒》中的《弘德对策》(即天人三策)。

文彦宏、文彦博、文彦江(大雅、大雅、大佑):秦太原人,唐代名臣。 三兄弟在世界上都很有名。 高祖时期,颜弘涉足军政,任民部尚书,被封为厉公;颜伯先任幽州罗邑将军,后随罗邑到唐,被突厥俘虏,囚禁在严寒之中。殷山回国后,任国相。 尤仆射被封为豫公;颜将军升为中书尚书,封为清河郡公。 当时称为"一宗三公"。

温体仁:浙江婺城(今湖州)人,明朝宰相。 中进士,历任编修、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崇祯四年(1631年)入阁,不久升为侍中。 崇祯当相的八年里,对他极为仁慈,而温家宝却总是迎合上级,苛待下属,几乎没有政绩。

文一礼:嘉应府(今广东省梅县)人,清代学者。 这些文章和诗歌令人印象深刻。 师从颜真卿习书法,坚韧如柳公权。

温文和:贵安(浙江吴兴)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官工部尚书。 山水画大师黄公望的水墨,水润润泽,有一种自然的韵味。 有《信宜花楼诗稿》。

文胜才:广东省梅县人,民主革命烈士。 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与李佐汉等人组织暗杀小组,决心刺杀清海军总司令李准,后误杀广州副总司令、清广州将军付齐,随即被捕身亡,时年41岁。

温姓男性名人

温胜浩、温超、温朱万、温兆伦、温家恒等。

以文为名的女性名人

文馨、文明娜、温碧霞、文兰等。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

- END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姓连的名人-姓名学

连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30位。根据台湾在2007年的统计,连姓排名为第73位,是少数没有出现在中国百家姓中的台湾首一百个姓氏。历史上部分姓连的名人连称,春秋时齐国的大夫,曾经风云一时。他的事迹,《左传》是这样记述的:“襄公使称与管至父戍葵邱,瓜时而王,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遂作乱,弑襄公。”连舜宾:字辅之。宋朝应山人。他年少的时候应乡试举没有考中,于是便回家供养父母,再也不去考试了。他的家庭很富有,而且他的财产很多都用来救济当地的老百姓。别的时间他就用来专心教育他的儿子连庶和连痒。他常常对别人说:我不要财产,教育好我的儿子就是最好的财产。后来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都当了县令。两个儿子都很有名气,为官清廉,人民对他们俩都有很高的评价。连南夫(1085~1143年),字鹏举,应山人,宋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徽猷阁侍制,擢显谟阁学士、知建康府、加兵部尚书衔、兼太平洲广德军制置使,知信州、泉州,进宝文阁学士、知广州、迁广东经略安抚使,绍兴九年(1139年),因得罪权相秦桧,被谪知泉州,后隐于龙溪县十一都秀山(今龙海市榜山镇翠林村西)之麓,绍兴十三年(1143年)卒,谥忠肃,赠左正奉大夫、太子少傅,葬于秀山,后人因此把南夫隐居处称“连厝”,把葬地称“连山”、“尚书尖”、“尚书峰”,把连南夫的后裔称“连山氏”。连均.福建南安(今建瓯)人.字士平,明朝永乐年间进士。授御史,累官至江西布政使,使至有能声,为官四十年,产业未曾增加,人称其廉。连矿(1495——1553):字佰金,号白石,(在《分省人物考》中记载,更号明山,其文追先秦,诗步盛唐。字法端劲如其为人)。河北广平府人(现河北永年裴坡庄人)。为明连楹后人,其先晋上党襄垣县人,上世祖威徙广平府永年县,高祖友文,曾祖旺,祖玘,父茂(赠文林郎监察御史),连盛为其三伯。嘉靖丙戌年1526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户部主事、山西道监察御史、敕命进阶文林郎、浙江按察副史、河南参政、湖广按察按察史、浙江布政使、行政督察院右副督御史;敕总督漕运兼总河督御史,加户部右侍郎,为官28年。享寿五十有九。因治水有功,造福百姓,人称“连都堂”在一方名声显赫。今在永年裴坡庄有祠。连横:是江都(福建)连氏的第十世孙,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渡海过台湾,在台南宁南坊兵马营一带安居乐业,后代枝繁叶茂,名人辈出,其中最有成就的堪称连横家族。生于1878年的连横,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大陆诗草》等著作。姓连的男明星 连晋、连奕琦、连奕名、连凯等等。姓连的女明星连诗雅、连谏等等。

姓慕的名人-姓名学

慕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慕姓出自鲜卑族。黄帝的后代中曾经有一支到北方建立了鲜卑国。鲜卑国的公族当中有的姓慕荣。后来渐渐简化为单姓慕,就是现在慕姓的起源。历史上部分姓慕的名人慕施蒙:唐渤海国大将军慕昌桂:唐渤海国将军慕伉:宋朝奉大夫慕完:元朝新乡人,做刑部侍郎的官,善决狱,执法公正,深受好评,至顺间封魏郡公。慕完自小聪明好学,胸怀大志,果然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慕天颜:字拱极,静宁人,清朝文士,由顺治年间举进士而当官,知钱塘县。他读书重在实际应用,明白水利对农业和运输的重要,就倾全力治水,在任江苏巡抚期间,疏通当地河港,疏浚吴淞江、刘河及常熟之白茆港、武进之孟渎河,并请免荒田赋额二百万。造福一方百姓,千古流芳。唐熙年间朝廷任命他为漕运总督,管理水运的事务。慕甲荣:字冠栌,清乾隆许州城西慕庄人。潜心经史,留心训古,为文剖析理蕴,精刻沉实。甲寅以拔贡中举,秉铎禹州。著有《述德堂大小塾课先人言》刊刻行世。并著有诗、古文、词藏于家。世称慕夫子。现有《述德堂训蒙》、《述德堂稿》、《述德堂小草》传世。姓慕的明星慕岩、慕林杉等等。

姓充的名人-姓名学

充姓是中文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328位。在现代是极罕见姓氏。历史上部分姓充的名人充尚:秦朝时候人,他善于向天神祈祷,向人们转告天神的示意。秦朝时,秦始皇特别相信神怪之术,于是天下人也效仿之。而有些文士,就借巫术占卜来宣讲自己对天下事的看法,他们也知道占卜是一种手段,而借此推测预言一些事情,却能使人相信。充虞:战国时候人,跟随孟子学习。孟子崇尚孔子的学说和为人,也经常带着学生游历和讲座学问。

姓别的名人-姓名学

别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22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历史上部分姓别的名人别惨,唐代陕西省朝邑人。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尚衡举义兵讨贼,署别惨为牙将。别之杰,宋朝郢州(今湖北省钟祥)人,嘉定年间进士,先后知澧州及德安、江陵知府,湖北安抚使。官至端明殿学士,加兵部尚书,淳祐年间,擢参知政事。为人忠厚,居官清廉,不畏权贵。别的因,元朝人,父抄思方领兵平金,与其祖母康里氏在三皇后宫庭。戊申,父抄思卒,母张氏迎别的因以归。祖母康里氏卒。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甲寅,世祖以宗王镇黑水,有旨谕察罕那颜,命别的因袭抄思职,为副万户,镇守随、颍等处。丙辰冬十有二月,世祖复谕征镇军士悉听别的因等号令。别的因身长七尺余,肩丰多力,善刀舞,尤精骑射,士卒咸畏服之。明年,庚申,世祖即位,委任尤专。癸亥正月,召赴行在所。冬十一月,谒见世祖于行在所,世祖赐金符,以别的因为寿颍二州屯田府达鲁花赤。时二州地多荒芜,有虎食民妻,其夫来告,别的因默然良久,曰:“此易治耳。”乃立槛设机,缚羔羊槛中以诱虎。夜半,虎果至,机发,虎堕槛中,因取射之,虎遂死。自是虎害顿息。至元十三年,授明威将军、信阳府达鲁花赤,佩金符。时信阳亦多虎,别的因至未久,一日,以马裼置鞍上出猎,命左右燔山,虎出走,别的因以裼掷虎,虎搏裼,据地而吼,别的因旋马视虎射之,虎立死。十六年,进宣威将军、常德路副达鲁花赤。会同知李明秀作乱,别的因请以单骑往招之,直抵贼垒,贼轻之,不设备。别的因谕以朝廷恩德,使为自新计,明秀素畏服,遂与俱来。别的因闻于朝,明秀伏诛,贼遂平。三十一年,进怀远大将军,迁池州路达鲁花赤。之官,道经颍上。颍近荆山,有野豕时出害民禾稼,民莫能制。闻别的因至,迎拜境上,告以其故。别的因曰:“毋虑也。”遂至荆山,以狼牙箭射之,豕走数里。大德十三年,进昭勇大将军、台州路达鲁花赤。卒,年81岁。别廷芳,字香斋(1883-1940),原河南省内乡县丹水镇张堂村(今西峡县阳城乡)人。宛西自治首领,历任内乡县民团第二团团长、宛属十三县联防司令、河南省第六区抗战自卫团司令等职。别廷芳由一个屠杀共产党人的刽子手,最终成为由接受共产党的联合抗日的主张,同共产党联合抗日,直至拥护共产党的开明人士。别廷芳的势力扩大到宛西四县后,利用手中的大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实行地方自治,军事上,人枪共计2万余;在政治上,别廷芳实行保甲制度;在教育上,他广办学校235所,强制推行民众扫盲教育措施。在经济上,创办工业,大办农业,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治河改地,他执法不徇私情,信奉“治乱世用重典”信条,坚定实施苛政政策。凡违反政令者,轻则棍责,重则枪杀。平民与官员在别氏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使内乡社会秩序井然有序,路不拾遗,夜不守户。冯玉祥给别廷芳的评价是“怪人伟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别廷芳任宛属十三县联防司令,拥有10万人枪,成为鄂豫陕边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地方民团武装势力。一段时间内派一个团的武装驻防确山县竹沟新四军八团队留守处一带,同新四军联合设防,准备抗击入侵日军。1939年5月,在第一次新唐抗战中,别廷芳亲率精锐民团武装7千余人,配合国民党军队英勇作战,大破日军,累计毙伤日军3千余人。别刻检,1942年11月生,陕西潼关人。毕业于辽宁刊授党校。现任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处级研究员,艺术讲师。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渭南市文联常委,渭南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渭南市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主要担任戏剧团团长,从事艺术教育,培养艺术人才。1969—1988年培养戏剧专业及业余学员约千名。曾任澄城县文化馆馆长,组建了澄城县剧团并担任团长书记、渭南地区秦腔二团团长书记。曾组织编写了《演员脚步练习》、《演员顶功和腰功练习》等教材。自写的论文《探索艺术规律培养艺术人才》国获金奖。1971—1982年间,先后5次出席省地先代会,1981年出席省政府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并介绍了经验。所领导的剧团,1982年赴省演出,被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全国、省市级6种报刊发表了评论文章和剧照,受到省党政领导的接见。1984—1986年参加地省艺术教育汇报评比演出及艺术节,被评为全地区第一名、全省第二名,20多名新秀获奖,4个折子戏被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先后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个人、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并获奖金)、优秀共产党员及党务工作者。合作编拍了电视剧《毛的秘使》、《雄兵东渡》,剧协被评为先进协会。荣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业绩入编《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专家人才卷)一书。别廷峰,男,1929年7月生,吉林省和龙市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曾任承德师专中文系主任。现任全国大专古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员。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科研及古籍整理工作。应国家教委邀请,参加高校教材编写。已出版11部书,包括全国卫星电视教育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和全国师专推荐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教程》等;在6部书任副主编,开承编撰写书稿共65万字;有8部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师专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教程》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古代文学科研论文40篇。在《三国演义》研究中,于1982年最早提出了全书出场人物为1183人的研究成果,对全书55名女性形象进行了全面分类研究,并分析了作者的妇女观;撰写的《谈〈三国演义〉里的童谣》,首次对全书引用的8首童谣的谶语性及其成因进行了全面研究。在教材编写方面,首次将明代词作家、作品写入了高校教材,同时发表了《试谈明词的历史地位和创作成就》。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中国教育专家名内典》、《澳大利亚及远东国际名人录》。

姓温的名人-姓名学

温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四。历史上部分姓温的名人温峤:东晋大臣(288-329),初在并州为刘琨谋主,抵抗刘聪、石敦等异族侵略。明帝即位后,任中书令,很受朝士推崇。王敦专制朝政,他与庾亮平定苏竣、祖约之乱。不久病故于武昌。谥曰忠武。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才思敏捷。晚唐考律赋,八韵为一篇,据说他八叉手即告完成,故人又称"温八叉"。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开婉约词派之先河,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温子升:后魏中军大将军。他博览百家,文章清婉。平熙初,对策高第,补御史。有文集三十五卷。被誉为"江左文人"之一。温璋:大雅六世孙,唐代官吏。以父荫累官大理丞,擢邠宁节度使转京兆尹,为政严明,后为直谏贬振州司马。温日观: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宋末元初画家。僧人,法名子温。善草书,喜画葡萄,须梗枝叶,皆草书法,时人以温葡萄称之。传世《葡萄图》流入日本。温新、温秀:河南洛阳人,明代官吏、诗人。兄温新官户部主事,精于诗;弟温新亦善诗,官知襄阳府同知。温纯:陕西省三原人,明代名臣。官左都御史,倡诸大臣伏阶泣请皇帝罢矿税,清白奉公,肃百僚,振风纪,时称名臣。温达:满洲镶黄旗人,清代宰相。历任陕西道御史、镶黄旗管旗大臣、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宰相)等职,颇受康熙重用。温仲舒:古代哲学家、教育家。西汉广川(近河北省景县人)人。今文经学的创始人。青少年时学习十分勤奋,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故学术日精。景帝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次相授业。武帝时上“天人三策”,以对策第一而著称。其对策中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兴太学”、重选举等建议,为武帝采纳,对汉代的政治建设和文教政策的制定,起了重要作用,开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吸收阴阳、五行的学说,提出“天创万物”与“天人感应”的学说,为君权神授和王道三纲编造理论。他还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之性生来就善,下品之性生来就无善质,且教而不能善,只有中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这一部分人的人数最多,故又称“万民之性”,这些人才是教育的主要对象,提出了有别于孟子、荀子的人性论和教育作用论。对策之后,他被武帝遣为江都王相,后又调任胶西王相,“凡相两国,辄事骄王”,因恐久职获罪,告病归家,著书讲学以终。其著述颇丰,但流传下来的只有《春秋繁露》一书和《汉书·董仲舒转》中的《举贤良对策》(即天人三策)等。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大雅、大临、大有):太原祁人,唐代名宦。兄弟三人,俱知名于当世。高祖时,彦宏参与机务,官吏部尚书,封黎国公;彦博初从幽州总管罗艺,后随罗艺降唐,曾被突厥所俘,囚于阴山苦寒之地,归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宰相),封虞国公;彦将官至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温体仁:浙江省乌程(今湖州)人,明代宰相。进士及第,历任编修、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崇祯四年(1631年)入阁,不久升为首辅。其为相八年,崇祯对其恩崇无比,而温对上一味迎合,对下严厉刻薄,几无政绩。温以燠:嘉应州(今广东省梅县)人,清代学者。文章诗词,均斐然可观。工书法,师颜真卿,瘦硬似柳公权。温文禾:归安(浙江省吴兴)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官工部主事。山水宗黄公望,著墨淹润,神韵天然。有《辛夷花馆诗稿》。温生才:广东梅县人,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与李佐汉等组织暗杀团,决心刺杀清军水师提督李准,后误杀清广州副都统兼署广州将军孚琦,旋即被捕并被杀害,时年41岁。姓温的男明星 温升豪、温超、温朱万、温兆伦、温家恒等等。姓温的女明星温心、温明娜、温碧霞、温岚等等。

查看更多